總網頁瀏覽量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高野山
今日旅行o既目的地係和歌山縣o既高野山。
先講下高野山係邊先啦。
上圖o既中文字, 正常人都睇得明掛。
伊勢就係五月頭小弟去o既地方, 供參考。
京都係邊? 連地名都顯示唔到咁細,
就係大阪右上方嗰個圈。
而今次o既高野山就係係大阪南面,
和歌山縣o既北部。
本身都唔係話太大動力想去高野山,
因為從來冇聽過呢個地方名。
(對唔住, 小弟比較膚淺,
冇聽過就覺得唔出名)
不過一來大老闆娘極力推薦啦,
二來小弟見到有一日免費任搭PASS,
計過條數去得過,
於是用2850yen買左呢個一日任搭PASS。
呢個PASS包大阪全線地鐵+南海鐵路由大阪難波至高野山,
途中任出入閘, 再包高野山內南海巴士任搭。
淨係由小弟附近地鐵站搭去高野山,
單程都已經1500yen, 計落有SO。
晨早0600爬起身,
先搭地鐵到難波,
轉南海鐵路直搭到去極樂橋。
唔洗出閘, 直接轉搭纜車上高野山。
只要你係極樂橋落車之後唔搞哩搞撈,
就唔洗擔心纜車班次問題,
因為係一條龍服務。
黎得極樂橋, 唔上高野山都冇乜好搞架喇.......
條路都幾斜,
平均都有成45度......
旅行唔係淨係得「睇」同「玩」o既,
唔汲取少少知識, 去完都係徙勞,
係呢度就講少少高野山o既歷史啦。
弘法大師由日本去到中國o既首都長安(當時中國為唐朝),
短短兩年間就已經盡得真言密教o既心得,
(真言密教為佛教其中一派, 詳情小弟都唔清楚喇)
番到日本, 為左將僧侶o既修行地,
由當時o既「平地伽藍」,
改為遠離鬧市o既「山地伽藍」,
好讓僧侶可以傳心修行,
於是向當時o既日皇「嵯峨天皇」請求賜地以興建寺廟,
結果就得到高野山呢一塊地興建伽藍喇。
(「伽藍」為竼語, 即僧侶聚居之地)
由816年到而家, 高野山開山已經有1200年歷史。
搭完纜車, 一出車店已經有巴士等緊。
又係啦, 只要你落左纜車唔左磨右磨的話,
就一定搭得到巴士, 因為巴士o既出車時間係配合番纜車的。
巴士行左三分鐘就到第一站, 「女人堂」。
因為當年女人被禁止踏入聖地, 所以黎參拜o既女性,
最多只可以黎到女人堂就冇得再入。
不過小弟第一站唔係呢度,
所以遲下再介紹。
搭到去「奧之院口」落車。
「奧」即「深入」「裏面」o既意思。
其實由奧之院口行到奧之院比較遠,
有成兩公里, 不過當中比較多景點,
所以首先由呢度行入去。
有咩景點?
其實沿路一直都係墳墓......
冇錯, 高野山同時亦係好多日本人祖墳等o既所在地。
當然啦.
一般平民o既墳墓就冇乜野好睇o既,
睇就睇啲大人物啦。
首先最快見到o既係下圖武田信玄供養塔。
武田信玄係日本戰國名將,
領地係甲斐國,
大約係而家o既山梨縣。
用o既旗號就係廣為人知o既「風林火山」,
喻意行軍應「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武田信玄最為人知o既事,
就係當時同鄰邊信濃國o既上杉謙信,
o係川中島交戰左五次, 大家都勢均力敵,
三國黎比喻的話, 就好似蜀漢六出祈山咁啦。
其實好似話武田信玄係火葬的,
所以呢個墳, 只係後來o既人作弔唁用,
不過都有一定o既歷史。
而有趣地,
上衫謙信o既靈屋(下圖),
就起係武田信玄供養塔o既斜對面......
同樣, 靈屋都只係供奉用,
真身唔係埋葬係呢度。
上圖係獨眼龍伊達政宗o既墓所。
神奇地, 墓前面有一隻磁碟=.=
石田三成, 係豊臣秀吉最信頼o既親信。
明智光秀,
有睇開小弟個BLOG o既都應該有印象,
詳情睇番15/12/2011 o既BLOG
http://japsleevefish.blogspot.hk/2011/12/blog-post_15.html
行到半路有一個「汗かき地蔵」,
即係會流汗o既地藏菩薩。
話因為呢個地藏菩薩為眾人所犯o既罪孽代為受罰,
所以流汗。
其實係因為石頭o既質地加上山中涼風形成o既倒汗水=.=
就係「汗かき地蔵」o既旁邊,
有一個叫「姿見の井戸」,
話如果探頭望落去井水,
如果見唔到自己o既倒影的話,
三年內會斃命=.=
小弟都本住戰戰兢兢o既心情望落去,
好在都仲見到自己個影......
上圖係 結城秀康 o既靈屋,
雖然同其化一樣真身唔係葬係度,
但因為年代久遠, 加上少見o既全石頭建築,
所以被定為「世界遺產」。
結城秀康係邊個?
的確唔太出名, 而且一生都唔太順境。
結城秀康本身係德川家康o既次子,
後來被豊臣秀吉收養,
再後來被結城家收養,
所以改過幾次名......
上圖係豊臣家o既墓所,
(不過秀吉係葬係京都)
而下圖就係織田信長墓所。
睇左咁多墳頭,
係咪有啲悶呢,
唔怕, 已經行到入奧之院前面喇,
不過奧之院範圍內唔可以拍攝,
所以只可以係御廟橋影入去燈籠堂。
就係下圖所示o既地方。
燈籠堂, 故名思意有好多燈籠,
不過可能同香港人o既想像有少少唔同,
啲燈籠係金屬製的。
引用奈良春日大社嗰篇BLOG o既相,
個FEEL大概好似下兩張圖咁啦。
唔同o既係, 燈籠堂入面黑好多,
但仍然可以見到金燦燦o既裝飾,
不過一啲都唔覺得奢華, 所而有一種莊嚴,
堂內有一僧人念經, 更顯神聖。
兜左個圈出番黎, 行另一條路走。
首先會見到下圖o既一排神佛,
好似話順住將水潑向各佛像隻手就可保平安。
當然唔少得有賣護身附o既地方啦。
有時都會懷疑, 究竟係佛教定係神道教......
上圖o既山仔, 係由無數個小墳砌成,
叫無緣塚, 大概就好似嵯峨野o既化野念佛寺入面啲墳咁啦。
(參考: http://japsleevefish.blogspot.hk/2012/04/blog-post_11.html)
呢條路冇頭先黎嗰條咁多樹蔭, 比較開揚。
兩傍o既墳頭、供養塔亦較有氣挀。
開頭見到有「日剷」呀、「益刀多」呀、「SH4RP」呀
呢啲大工司o既供養塔,
仲以為呢啲工司咒自己死。
但後來係另一個大公司o既供養塔見到,
原來可能係供奉一啲工作時送命o既從業員~
離開左奧之院o既範圍,
行到出馬路,
見到有個大牌, 於是拍低左放上黎介紹。
圖中係四國(日本本州南部)o既地圖,
所謂o既八十八所,
係講緊四國88個寺廟,
以前日本o既僧侶跟隨弘法大師o既足跡去參拜呢88間寺廟,
而家則成為一眾善信完成參拜o既目標。
上兩圖o既苅萱堂,
背後有一個幾唔開心o既故事:
從前有個男人, 因為厭倦妻妾間人性醜惡o既鬥爭,
於是放棄自已o既領地身家, 上高野山出家為僧。
個仔「石童丸」打探父親上左高野山出家,
於是同呀媽一同去高野山尋父/夫,
不過當時高野山仲係女人禁足,
於是將母親安頓左係山腳之後就上山。
入到山, 石童丸撞到父親, 但認唔出,
而公親亦都冇表明自己身份,
更話石童丸要搵o既人已經死左。
石童丸只好落山走人,
但可能因為舟車勞頓, 母親已經死左。
石童丸只好上山出埋家,
係唔知情o既情況下, 係佢父親o既名下,
一直以師徙關係修行......
除左有個故仔之外,
苅萱堂冇乜其他野特別。
反而比起呢啲大寺廟,
小弟更鐘意好似下圖咁o既細寺廟。
旅遊地圖並冇特別介紹,
小弟都係咁啱行過見到。
係一間都幾破舊o既稻荷神社。
冇,
見到蒲公英幾靚,
影番張咁啫。
沿馬路行番出去, 經過呢一間「上きしや」,
當地地圖介紹呢間野係高野山「焼もち」(燒餅) o既元祖,
於是入去試下。
兩個燒餅加一杯茶, 210yen。
仲以為係新鮮燒架添,
原來係一早燒定包裝好......
其實唔係話特別好食。
本身都唔係想食燒餅架,
最初係想食隔離舖「笹卷あんぷ」o既和菓子,
不過間野逢星期一休息=.=
其實高野山成山都係寺廟,
真係逐間入去睇的話,
一日都未必睇得晒,
所以小弟只係揀啲特別啲,
又或者係起眼啲o既先入去。
就好似係下圖成福院o既摩尼塔。
入面展示左好多日本同緬甸(?)之間佛教及軍事交流o既展品。
繼續向外行,
經過「みろく石」本店。
呢間舖就係出名叫「みろく石」o既小饅頭,
不過可能因為賣晒未整得切(就係中間吉左嗰個位)
只好買其他野食啦。
上圖o既「六方焼き」「いも焼き」「酒饅頭」同「くろみ餅」,
各買左一個試食, 陣間再介紹。
行去德川家康途中經過下圖o既「金剛峯寺」,
呢個寺係高野山真言宗o既總本山,
同京都o既東寺, 同為真言宗密教o既聖地。
下圖為金剛峯寺則門。
條龍幾型~
金剛峯寺正門
睇完金剛峯寺,
就向德川家康靈台進發。
德川家康靈台由佢個孫德川家光所設,
差唔多有400年歷史。
靈台由白木所造, 並以銀箔為裝飾,
極盡奢華(當然而家應該見唔到)。
雖然見唔到銀箔,
但由窗櫺望入去,
都可以見到好精美o既雕刻、裝飾等。
壓軸要睇o既,
當然係高野山o既大伽藍啦。
講起高野山, 代表性o既建築物一定係上圖o既「根本大塔」。
不過同其他木造建築物一樣啦,
多年黎一直受祝融o既愛載,
而家o既根本大塔係昭和16年(1941)重建o既成品。
就咁睇好似冇乜野,
但比較埋啲人o既身高,
就會發覺個塔其實好大個!
入塔要交低200yen買路錢,
不過小弟買嗰個高人野山1 DAY PASS,
有20%OFF......=.=
同某牙科保健公司一樣, 個塔採取開放式o既管理,
入場費由各下自己自動波放入錢箱,
放幾多, 有冇放都冇人理。
成日都不其然咁諗,
如果同樣o既收費方式放係香港OR內地會點?
(會唔會好似輕鐵咁年年蝕!?)
入面o既佛像,
大當然唔夠東大寺咁大,
但都已經夠晒宏偉。
而且入面柱上o既佛像畫,
唔同平時日本啲畫,
的確好有中國唐代o既氣息,
唔知點講, 有興趣o既大家自己去睇啦。
根本大塔對面o既鐘樓。
根本大塔對面o既金堂。
係大伽藍o既西南面有一個藏經閣,
咁啱見到有一團十個左右o既日本遊客+導遊+一個僧人,
鬼鬼祟祟咁, 仲以為佢地好似元華咁拍緊戲,
只見佢地分散圍住個閣, 一齊係度推住啲野轉。
原來個藏經閣下部有把手, 合眾人之力可以推住個大木環團一圈。
事後小弟睇番啲介紹牌呀、導遊地圖呀,
全部都冇提過係可以轉的。
大伽藍西面o既山王院,
始終佛門地有個鳥居,
唔係好習慣。
大伽藍o既中門現在重健中,
好有心思地,
重建o既範圍用玻璃屋o既設計,
外面張貼有施工o既進度、當日施工o既日程、
中門o既結構、以及相關o既簡介。
旅遊業~只要在位者諗多少少, 一切都會好唔同......
某地區o既旅發局, 情願俾300萬設計條龍,
都唔將啲錢放係保育方面......
可以見到工人係度工作,
想偷懶都唔得......
大伽藍到呢度就咁上下睇完喇。
離開大伽藍, 向高野山o既西面,
高野山o既正門睇「大門」
以前大門就係高野山伽藍o既正門入口,
不過因為鐵路起好左, 遊人一般都唔會經大門入,
不過大門仍然係駕車人士進入高野山時候o既必經之地。
係大門o既旁邊,
有一個唔太起眼o既鳥居,
睇路牌話沿路行0.9公里就去到弁天嶽o既神社。
反正而家先係下午兩點半鐘,
仲有大把時間, 於是趣趣地行下咁啦。
經過上圖o既地方時,
不其然諗起《龍貓》入面,
草紙 同 廁紙 兩姊妹穿過樹叢嗰一幕。
初初以為只係普通山入面o既神社,
點知原來其實係一條行山徑。
冇諗過會係日本行山=.=
條路唔係長,
但好斜好難行,
行左三分二
已經可以腑瞰巒巒群山, 同埋頭先o既根本大塔。
路唔係長,
但又斜又熱,
行左廿分鐘,
終於上到弁天嶽o既神社。
睇路牌,
原來呢條行山行徑可以行另一邊落到女人堂。
如果大家仲記得,
女人堂係小弟黎o既時候巴士第一站。
因為嗰邊番駅比較近,
所以決定行嗰邊走人。
由弁天嶽向北望, 可以見到10公里外o既橋本市。
本身上山容易落山已經難架喇,
呢條路仲窄過同埋難行過頭先山上嗰條路,
仲要有好多地方, 旁邊就係大斜坡,
途中都有幾次諗,
如果碌左落山, 打電話求救o既時候要點講。
行左十五分鐘終於見到馬路喇。
而對面就係女人堂。
等巴士o既時候,
試食頭先買嗰幾個和菓子。
六方焼き,
可能因為正正方方咁所以有個咁o既名。
同一般和菓子一樣, 入面都係紅豆蓉,
雖然唔及三重縣o既赤福咁好食,
但都唔錯, 起碼唔係甜到嘔先啦。
いも焼き。
入面白色o既唔知係咩,
味道同頭先 六方焼き差唔多,
不過根據個名, 可能入面係芋頭掛。
連埋黑芝麻一齊咬, 芝麻香同埋個飴非常夾!
くろみ餅,
軟稔稔o既質地好似年糕咁,
個飴只係一粒仔合桃。
因為頭先嗰兩個比較好食,
相比之下呢個就遜色左。
不過小弟都係鐘意食蕨餅(WARABI-MOCHI)
好, 巴士到,
搭巴士到纜車站,然後落鐵路站。
咁啱15:30嗰班係「特急」,
(要俾附加費, 但途中只停大站, 比較快)
但睇埋後面幾班都係「普通」,
(站站停, 慢到嘔),
計過盤數, 都只係俾多760yen啫,
豪俾佢可以換番唔少時間。
係車上食埋個酒饅頭同埋燒きもち。
個饅頭皮有陣發酵味,
說實話, 小弟唔太喜歡。
而下圖o既燒きもち,
同中午食嗰個冇咩分別,
亦都冇咩特別。
番到大阪都只不過係五點鐘左右。
反正個1日任搭PASS可以任搭地鐵,
於是順道去日本橋行下睇下啲動漫野。
可惜想買o既野未有得買。
唯有番番去買餸。
今晚超豐富,
意粉之前買落, 唔係貴野,
西蘭花88yen,
炸牛肉餅三件114yen,
即食已蒸熟帶子200yen,
Carbonara醬98yen。
飽到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